本站活動 > 2024 年香港天文、地理及氣象大事選舉 [更新]
![]() |
這是香港天氣觀測站第 17 年舉辦年度天文、地理及氣象大事選舉。與去年一樣,本年選舉聚焦於香港發生或影響香港的事件。在 17 件候選事件中,投票者可選最多 6 項他們認為該年度最重要的事件,另可投選一件並未載於列表中出現的事件。[投票頁連結]
本年選舉投票期由 2024 年 12 月 31 日 香港時間 00:00 至 2005 年 1 月 11 日 香港時間 23:59。
![]() |
本年選舉結果如下:
投票人數 : 226
總事件選擇數1: 1,165
人均事件選擇數 : 5.15
在下表中,得票名次相同的事件以發生時間順序排列。
投票頁顯示之 17 件事件
名次 |
事件 |
票數 |
百分比2 |
1 | (11月) 西北太平洋自 1951 年有記錄以來首次於 11 月同時出現四個已命名風暴,分別為銀杏、桃芝、萬宜及天兔。除天兔外,其餘三個風暴均影響本港,天文台自 1946 年以來首次在 11 月需要三度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。其中桃芝令天文台發出二戰後年內最遲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,而萬宜則於天文大潮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令本港水位打破 11 月記錄。本月 194.1 毫米的總雨量是有記錄以來 11 月份的第二高。 |
209 | 92.5 |
2 | (6月28日及9月28日) 今年維港及附近海域兩度出現水龍捲,其中 6 月 28 日的一次於港島以西海域出現,維持約 10 分鐘。9 月 28 日,紅磡對出海面出現水龍捲,其後靠岸並減弱,是自 1959 年接獲報告以來首次在維多利亞港內出現。 |
154 | 68.1 |
3 | (9月5日) 熱帶氣旋摩羯橫過南海並增強,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估計為每小時 230 公里,是天文台自 1950 年有記錄以來南海區域內第二強的熱帶氣旋。摩羯於本港以南 300 多公里掠過,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。 相關連結:本站回顧;維基百科專題;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報告 |
127 | 56.2 |
4 | (5月4日) 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,早上本港東部部分地區有特大暴雨,將軍澳一小時雨量達 145.5 毫米,造成多處水浸,包括一個大型露天停車場。 |
92 | 40.7 |
5 | (3月11日) 大嶼山梅窩附近下午發生 2.0 級地震,是自 2019 年以來香港境內首次出現地震。天文台接獲超過 100 名市民報告,地震烈度估計為 III (三) 度。 |
91 | 40.3 |
6 | (1月23日) 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,天文台氣溫下降至本年最低的 6.3 度,翌日低溫亦只有 6.5 度。寒潮期間大帽山有結冰報告,該地氣溫曾跌至零下 2.9 度。 |
81 | 35.8 |
7 | (4月3日) 台灣花蓮早上發生 7.3 級地震,本港過百名市民報告感受到震動。天文台發出海嘯報告,預計本港會出現最多達 10 厘米高的海嘯,結果於當天下午 1 時前石壁出現約 7 厘米的水位異常。 |
76 | 33.6 |
8 | (4月下旬) 一道活躍低壓槽於廣東沿岸地區徘徊,4 月 20 至 23 日本港有大驟雨及狂風雷暴,部分地區共錄得超過 200 毫米雨量,而 4 月 21 日早上清水灣附近出現水龍捲。低壓槽於月底繼續影響本港,4 月 30 日晚天文台錄得超過 6,000 次雲對地閃電,珠三角多地均有冰雹報告。 |
65 | 28.8 |
9 | (10月) 本月平均最高氣溫 30.3 度、平均氣溫 27.3 度及平均最低氣溫 25.4 度,皆是有記錄以來十月份的最高。天文台於 10 月 19 日錄得高溫 33.7 度,是有記錄以來年內最遲出現酷熱天氣的日子。 |
64 | 28.3 |
10 | (9月17日) 今天陽光充沛,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 35.7 度,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,亦是本年最高溫度。 |
62 | 27.4 |
11 | (1月17日) 由天文台舉辦的熱帶氣旋名字徵集活動結果公佈,得票最高的名字分別為「奶茶」、「青馬」及「火龍」。最終颱風委員會通過以「青馬」取代 2022 年吹襲菲律賓及華南的「馬鞍」。 |
43 | 19.0 |
12 | (3月24日) 天文台氣溫達 31.5 度,打破 3 月的高溫紀錄。此溫度較 1973 年的舊紀錄大幅高出 1.4 度。 |
36 | 15.9 |
13 | (4月) 本月遠較正常溫暖,月平均最高氣溫 28.9 度、平均氣溫 26.4 度及平均最低氣溫 24.5 度皆是有記錄以來 4 月份的最高,較正常高超過 3 度。 |
21 | 9.3 |
14 | (9月21日) 一道廣闊低壓槽於廣東沿岸徘徊,槽內的一個低壓區於正午時份橫過本港並帶來大驟雨,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,生效一個多小時後取消。 |
20 | 8.8 |
15 | (5月17日) 天文台表示位於大帽山的新雙偏振 S 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投入業務運作。新雷達可分辨空中的冰雹區域和雨點大小,對監測冰雹和降雨率有所幫助。 |
15 | 6.6 |
16 | (5月31日) 熱帶氣旋馬力斯於南海發展並北上,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三號強風信號,風暴為本港帶來狂風大驟雨。 |
7 | 3.1 |
17 | (10月26日) 熱帶氣旋潭美橫過呂宋後進入南海,於本港以南 500 多公里掠過。天文台發出三號強風信號,維持接近半日後取消。 |
2 | 0.9 |
其他事件
事件3 |
票數 |
全年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次數達 41 次,打破 2019 年的 35 次。(註:不包括取代更高級別信號的數字。) |
1 |
年內本港並沒有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。 |
1 |
2024 年成為自 1884 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,天文台全年平均氣溫達 24.8 度。 |
1 |
2024 年初日照時數偏少(?)(翻查記錄,2024 年首三個月的平均日照時數均較正常高。) |
1 |
備註 :
1不包括 "其他" 一欄的事件。
2佔總投票人數的百分比。
3 為方便閱讀,字眼稍作更改,但意義不變。不正確 / 準確度不明 / 未能理解的描述以問號標示。
![]() |
下列網站於選舉期內加入投票頁的超連結及/或曾宣傳此選舉,本站謹此致謝。
最近訪問日期: Sat Mar 22 2025 13:18:28 HKT
最近修訂日期: Sun Jan 12 2025